夜
小
中
大
「吶,楚總有沒有什麼經驗可對後來者傳授的?」記者也不是省油的燈,發揮總是要發揮一番的!「或者具體一些,您剛才提到了經驗,有沒有什麼創業者們容易忽略但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和經驗?還有我比較好奇,創業者有沒有什麼門檻呢?」
楚垣夕:「哎,傳授不敢當,不過這個問題我喜歡。我覺得對於缺乏創業經驗的人,或者說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學習如何從管理團隊過渡到公司的組織化運營,同時不忘初心,不能丟失創業的內核。
創業肯定不能是什麼都沒幹過,那個不叫創業,叫富二代體驗生活。創業者至少得有一些團隊管理的經驗,門檻我覺得項目經理以上吧,一個項目經理和一個產品經理搭班是最好的。」
記者一想,您老先生不是產經麼?「那您呢?我記得趙傑趙總一開始並沒有跟您一起創業。」
楚垣夕:「我說的是年輕人,我是一個有八年職場經驗的老油條,項目經理帶團隊的事情我也能幹。」
記者心說您真謙虛啊!巴人能夠順利走到上市這一步,外人看來順風順水,但在內行看來您可不止是擁有職場經驗這麼簡單,因為巴人是以網紅公司的框架起家的。對產業界的記者來說,這一點尤為清晰,因為見證過好多次網紅公司用各種形式努力衝刺上市而不得。
實際上國內網紅公司上市之所以困難重重主要是因為過分依賴於「人」。
這種依賴並不是對企業家的依賴,創始人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制定企業發展規劃,設計企業的商業模式,被依賴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商業上的範式。
當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監管部門追求的仍然是企業儘量減少對企業家的依賴,敦促上市企業進化出更良性的制度,使得企業家的變更不影響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換言之,亂與治不由人定。
只是在現實中這是理想的情況,人的因素仍然很大,總之是不會被監管部門視作危險的。
而網紅公司所依賴的人不是企業家,而是自然人,是一個個當紅的網紅,或者可以認為理論上是公司的雇員。企業的生死存亡依賴於雇員之手,這就是潛在業務風險。比如被掏空的風險,或者不自律的風險。正常的企業,員工不自律,不論開除還是起訴都沒什麼影響,網紅公司直接就跪了……
就好比當年星爺的影視公司當年在香江怎麼都通不過ipo聆訊一樣,理由都是關鍵先生一旦出了問題公司直接垮掉。而且這種擔憂非常有必要,2018年自爆了多少大網紅?如果只按財務等等指標,他們把自身業務打理成企業,其中的許多人都夠的上上市門檻。
因此記者關注的問題其實是集中在楚垣夕為什麼能夠帶領企業跳出網紅公司的架構,非常快速而且成功的走上正常企業的發展途徑,這是對整個行業的探討。要知道巴人並不是用斷舍離的方式轉型,不是通過壓榨網紅賺夠了錢之後撕逼,不得不轉型,而是在事業巔峰的狀態上從容的轉型,並且很快擺脫網紅的標籤。
能夠走完擺脫網紅標籤的過程本來已經是國內所有網紅機構中找不到第二家的現象級公司了,但巴人轉起來根本就沒完!非常清靈的從自媒體到手遊,從手遊到影視傳媒、娛樂周邊,最近居然開始進軍虛擬現實設備和應用商店的業務了呢。
也就是說,巴人同時擁有了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和高科技企業的業務線,而且還大舉進軍海外。這種迷蹤步一樣的軌跡別說圈外看不懂,業內人士也一樣跟不上節奏,使得基金和券商出評級報告都不好出,很容易寫錯。
這也是很多媒體希望能夠直接採訪楚垣夕而不是陸羽的原因。
但是,大媒體就得有大媒體的范兒,採訪也有採訪的規矩,這個問題楚垣夕已經回答了,答案中和了稀泥,他也不能繼續問。因此,只好轉而問出下一個問題:「那您對創業板上市怎麼看?我看到巴人的上市輔導已經完成了第二期,速度非常快。外界盛傳您對資本市場如魚得水,但是公開市場您應該還沒有任何經驗吧?」
巴人的上市輔導實際上早於提交ipo申請,在葉萍去做董秘培訓的期間就已經開始了,時間相當的趕,手續也比較多,牽扯了楚垣夕不小的精力。好在,基本讓開了最近這個非常重要的時間段,如果在小康日理萬機的情況下還要去參加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