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萬分感謝一沙同學(100)的打賞!
*
關於這次文斗的地點兩縣也經過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因為文斗之事是由陽林縣先提出來的,所以這次文斗的地點便在陽林縣,也就是說這次陽林縣是主場。而下一次則是在陽曲縣,兩縣輪流。
但是,陽曲縣也提出了要求,就是文斗的地點不能夠距離陽曲縣太遠,最後經過協商,雙方就把文斗場所定在了兩岸。
輪到陽林縣主場的時候,就在縣河的左岸,輪到陽曲縣主場的時候,就在縣河的右岸。
此時在岸邊已經搭建起一座高台,那裡就是文斗的擂台。在擂台的兩側,各自搭建了兩座觀禮台,那是給兩縣縣令和舉人以上的名流落座的地方。
左邊是陽林縣,右邊是陽曲縣。
不要小看了明朝人看熱鬧的心理,實際上古代的生活也確實有些乏味,如今有著這樣一場文斗,而且還關係到兩縣爭水,所以兩縣有著大量的人涌了過來。還有晉陽府和其他縣的讀書人,此時的左岸已經聚滿了人,就連河上都排滿了一艘艘小船,人頭攢動。
見到兩縣的官員到了,圍觀的百姓紛紛散開,這個時代百姓對於官員還是從骨子裡有著一種懼怕。
兩縣縣令走在最前方,身後跟著舉人以上的名流和縣丞,典史等人,然後才是秀才,童生和羅信這樣沒有功名的讀書人。
走過百姓排成了人形胡同,兩縣縣令終於在中間碰面。
「周兄!」
「李兄!」
兩個縣令客氣地相互拱手為禮,全然沒有當初為兩縣爭水相互斥責彼此的怒色。兩邊的名流大多數也都相互認識,便紛紛地相互招呼,一時之間,大袖飄飄,文聲陣陣。
但是不管雙方的人如何親熱,卻是涇渭分明。羅信站在最後面,遠遠地看著中間的景象,不由低聲笑道:
「還真有決鬥的氣氛啊!」
張洵神色激動,心中澎湃,雙拳緊握,這是他第一次經歷這種大場面,腦子都一時之間有些暈乎乎的。一旁的周玉也好不到哪裡去,臉色也是一片潮紅。羅信將目光向著周圍望去,左右兩側的書生都在激動的臉色潮紅,前面的人看不到他們的臉色,但是也能夠看出他們的脊背僵硬,羅信便輕嘆道:
「緊張成這樣,還文斗個屁啊!」
周圍的一些書生聞聽,俱都轉過來怒視著羅信,實在是羅信的話有些傷人。但是當他們看到羅信一臉輕鬆的時候,心中便有些慚愧,自己這麼大的人了,心境還不如一個童子。如此一來,緊張的情緒倒是消散了不少。
但是,羅信的聲音並不大,也只有周圍的書生聽到,在前方的書生依舊處於緊張之中。周玉便低聲對張洵道:
「我去前面提醒那些秀才,洵弟去提醒那些童生。」
「嗯!」
周玉和張洵兄弟兩個便向著前方走去,一邊前行,一邊口中說著什麼,便有書生不停地向著周玉和張洵拱手致謝。羅信站在原地看著周玉和張洵,心中暗道:
「經此一事,大兄和二兄在陽林縣士子心中地位有拔高不少!」
向著四周看了看,都是人。羅信的臉上便露出了一絲苦惱。此時大家都已經下了車,那些馬車,騾車和牛車都停在了最外圍,眾人都是步行而來。
「這文斗不可能很快結束吧?」羅信皺了皺眉頭:「就這樣在這裡站著?這要是站一天,也太累了。就算自己自幼練武,這身體也才有九歲啊!肯定吃不消啊!」
左右看了看,見到大家都將目光望向前方,沒有人注意他,便偷偷地向著後面退去。一直退到了外面,然後找到了張洵家的那輛騾車,根叔正坐在那裡,而且自己家的牛車也停在了旁邊,在自家的牛車旁邊還挺著一輛牛車,那是爺爺家的。
那是大伯見到羅平家都買了牛,而且爺爺家的田也多,便和爺爺商議也買頭牛,爺爺覺得今年也養魚了,總不能夠到時候舔著臉去管老二借牛車吧?
再說了……
等著上秋豐收了,就是賣那些魚也足夠買一頭牛,所以便同意大伯買了一頭牛。如今在那輛牛車上,爺爺,大伯等人正坐在上面,小嬸還站了起來,遙望前方,在人群中尋找著小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