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麥克阿瑟還是比較理智的,他的計劃建立在俄羅斯人繼續越境報復的前提下,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俄羅斯人不再越境,麥克阿瑟就可以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這個處理方式很美國,在面對體量相當的對手時,美國總是超乎尋常的冷靜和理智。
俄羅斯人也是粗中有細,沒有直接找美國人報復,而是拿半島人撒氣,四十多個換一個,既沒有讓麥克阿瑟失去理智,又維護了俄羅斯的尊嚴,這處理方式同樣很俄羅斯。
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安琪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美軍和俄羅斯人之間離得太近了,只隔了一道由鐵絲網組成的封鎖線,這既不利於和平共處,也不利於緩解矛盾,還是讓他們離得遠點好。
「以現在的分界線為界,雙方各退五百米,不直接發生接觸,可以避免大部分矛盾。」安琪不希望矛盾升級,麥克阿瑟和華西列夫斯基有理智,
麥克阿瑟和華西列夫斯基身居高位,考慮問題比較全面,他們也不去一線,不用時刻面對對方的挑釁,感受和一線執勤的官兵不一樣。
一線都已經到了越境報復的程度,嚴重程度可想而知,用人人自危來形容也不為過。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各退一步,雙方都不出現在對方的視野內,扯著嗓門喊對面都聽不見,就算有挑釁效果也大打折扣。
「物理隔絕意義不大,我們需要的是彼此對對方的理解,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矛盾升級。」麥克阿瑟不同意安琪的提議,理由並不充分。
指望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互相理解對方,除非時光倒流,回到1867年。
那一年,俄羅斯將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
然後兩國關係就一路急轉直下。
既然不能相互理解,那就不可能和平共處。
麥克阿瑟不是傻瓜,他不同意物理隔絕,肯定有他的用意。
如果羅克在場,安琪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和美國相比,南部非洲對待利益的態度還是比較友善的,至少有底線,不會為了利益不惜挑起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對美國還有幻想,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英國徹底認清了美國的真面目,以喬治六世為首的英國統治階層,對美國徹底死心。
愛德禮雖然人在華盛頓,和喬治六世每天都會電報聯繫,杜魯門提出的要求,愛德禮也第一時間向喬治六世匯報。
喬治六世並不擅長外交事務,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希望能從羅克這裡得到有價值的建議。
「美國人想利用我們對抗俄羅斯,我們也可以利用美國人解決現在的困境,對俄羅斯的問題上,我們只需要一個態度而已。」溫斯頓現在總算得到教訓,不再選擇直接對抗。
跟美國人合作是沒有好下場的,看看德國和日本,就知道跟美國人合作的下場。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德國和日本的野心,也不至於膨脹的這麼快。
羅克不急於表態,喬治六世的目的也很明確,如果不能從南部非洲這裡得到想要的幫助,那麼英國就會選擇和美國人合作。
美國想拿英國當槍使,總要給英國一些甜頭的。
至於英國會不會按照美國人設計的那樣衝鋒陷陣,那是另一個問題。
溫斯頓是想先把好處拿了再說,可美國人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美國人想挑起和俄羅斯的衝突,以解決美國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為此不惜綁架全世界,我們應該揭穿美國人的陰謀,讓所有人都看到美國人的真面目。」喬治六世態度更激烈,他是個愛憎分明的人,不善於掩飾自己的情緒。
「事到如今,還有誰不清楚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呢?」羅克不得不表態,英國在南部非洲的計劃中還是很重要的。
美國都知道利用俄羅斯的威脅綁架歐洲,增加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南部非洲自然也不會忽視。
現在的情況很複雜,歐洲國家直接面對俄羅斯的威脅,要麼已經加入俄羅斯陣營,要麼傾向共產國際的勢力在國內大選中占據優勢,自顧不暇。
英國是所有歐洲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