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教由內及外,向近者始」,即王教應當從皇帝周邊的人開始教育,因此寫成此書,以勸諫皇帝、嬪妃及外戚。《列女傳》選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讚揚的內容現在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待遇。
全書分作《列女傳》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孽嬖七卷,共敘述了一百零五位婦女的故事。
到了東晉,畫家顧愷之根據書中的描寫,以繪畫的方式描繪了書中《仁智卷》上列女的故事,並在每節畫後錄其頌詰,註明所繪人物。
這就是中國繪畫史上,與《女史箴圖》齊名的《列女傳仁智圖卷》。
顧愷之的原圖當然沒有了,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是宋人留下的摹本,還是殘本,其中「楚武鄧曼」、「許穆夫人」、「曹僖氏妻」、「孫叔敖母」、「晉伯宗妻」、「靈公夫人」、「晉羊叔姬」七個故事保存完整,「齊靈仲子」、「晉范氏母」、「魯漆室女」三個故事只存一半,而剩餘的五個故事全部丟失。
「關於《仁智圖卷》王老還有個發現。」周至一邊輕輕展開圖卷,一邊說道:「後人裝裱其實是將『魯漆室女』之右半,與『晉范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誤以為是一個故事。王老發現了這個舛誤,並提了出來。」
《仁智圖卷》是故宮博物院的重要館藏,雖然是南宋宮院摹本,卻也是最接近顧愷之筆法的摹本。雖說在選取題材和作畫布局上都與傳統形式相近,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卻不落窠臼。
因為故事都是人們熟悉的歷史典故,所以顧愷之就並沒有描繪這些故事的情節,而是注重描繪人物的表情特徵,根據對人物的神態、身份,進行恰如其分的描繪。
在這套畫卷當中,顧愷之擺脫了以往概念化的圖解方法來描繪婦女形象,以自己對人物精神面貌的深刻理解作畫,用藝術手法再現歷史人物形象,描繪得十分生動有趣。
但是這是古本,又是歷代皇帝都非常看重的畫作,如果是發現了可供補續的內容,那麼內府就沒有不將之續到《仁智圖卷》當中的理由。
「這個高士奇是有前科的。」四表舅拿手指點著小紙條上的名字:「此人膽大包天,也不是沒可能。」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