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兩千零二十一章 華嚴三聖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高洋在位期間,北齊兵鋒南抵長江,曾兩度兵臨建康城下,雖然都被陳霸先擊退,但其軍隊已經完全控制淮南,終與陳朝以長江為界。

    不過到了後期,高洋生活開始變得荒淫,草菅人命,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在都城鄴城動用了十萬民夫,修築三台宮殿,豪華奢侈至極。

    雖然昏虐,但是高洋尚能任用漢人士族,而楊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楊愔因宗族在爾朱氏之亂時被滅,始追隨高歡,後來歷任太原公開府長史、大行台右丞、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封華陰縣侯。

    他先後娶高歡的兩個女兒為妻,後輔佐高洋建立北齊,歷任尚書左右僕射、尚書令,晉爵開封王。

    高洋晚年性情暴虐,行政錯亂,然楊愔作為宰相仍得信重,善於理政,彌縫其闕,全靠他主持朝政,才不至於亡國。

    議者謂「主昏於上,政清於下」,「維持匡救,實有賴焉」。

    從這尊造像大致也能夠看得出來,相比北魏佛教雕塑像崇尚以瘦為美,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有所不同的是,北齊的造像風格開始走向繁複,開始增加色采,雕飾,珠寶。

    而面前的這尊佛像開始變得圓潤柔和,深邃慈祥,雖然處於北齊那個荒謬絕倫,窮奢極欲的時代,雖然出自高洋之下第一權臣的供奉之用,可是造像也只在胸前加了一組瓔珞雕飾,沒有多餘的色彩和鑲嵌,也表現出了楊愔的賢明。

    造像到了北齊,已經把外來風格與本土神韻結合到了最完美,在外來梵像模本的基礎上,融入華夏古代藝術家們對自己當朝文化的體悟,進而演化和升華。徹底闡明了外來文化的本土化進程所體現的價值和意義,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源遠流長、開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這尊無金無碧,本色展露,只在夾苧工藝和雕工造型上大下功夫的造像,在精神和性格表現上堪稱返璞歸真,登峰造極,完全當得起「北齊佛像一出,世上再無其它」這句話。

    想到外面水缸里還有兩尊,周至趕緊拎著水桶,去將它們也搬了進來。

    西方三聖的造型出自《觀無量壽經》,分別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比如西方三聖,婆娑三聖,華嚴三聖。


    三尊造像並列的佛教題材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

    橫三世佛是指中、東、西三個不同世界的佛,造型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豎三世佛則表示代表前世、今生、未來三個世界的佛,造型為釋迦牟尼佛、燃燈古佛、彌勒佛。

    雖然從供奉牌上的文字能夠看出造像大致應該是一佛二菩薩,可是即便是一佛二菩薩,那也存在好些種。

    中國古代雕塑技藝與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到了北齊終於實現,最終造就出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藝術瑰寶。

    因為阿彌陀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因此這部經《觀無量壽經》,經中講述三聖都在西方極樂世界,因此稱為西方三聖。

    觀音菩薩的特徵是頭上有一尊化佛,意味著阿彌陀佛入滅後觀音菩薩將補位成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成為「普光功德山王佛」。

    而頭頂有一寶瓶的是大勢至菩薩,他會在觀音菩薩入滅後補位,成為「善住珍寶山王如來」。

    而婆娑三聖的來歷則是關於「婆娑世界」的解釋。

    佛教認為一太陽一月亮照耀到的空間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稱為三千界,也叫大千世界,又叫婆娑世界。

    婆娑世界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教主為釋迦摩尼佛,左側為大悲觀世音菩薩,右側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因為三聖經常在婆娑世界度化眾生,與此土深具因緣,故而稱作「婆娑三聖」。

    而華嚴三聖則出自《妙法蓮華經》,所指為華藏世界三位聖者,主尊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亦即密宗所稱的大日如來。

    而文殊菩薩以智,普賢菩薩以行傳授《妙法蓮華經》,故而稱作「華嚴三聖」。

    將兩尊菩薩造像清刷出來,一尊手持蓮華,是為普賢菩薩;一尊手持如意,是為文殊菩薩。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葉輕眉的故事極夜黎明  蘇廚  末世:黎明效應  黎明效應  回到山溝去種田    開局一座神秘島  寵嫁  明末逐鹿天下  提前一道紀登陸洪荒  
同類最熱
搜"重生之乘風而起"
360搜"重生之乘風而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