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印度總理夏斯特里堅決反對了海灣石油國家對印度的石油禁運,強硬的表示戰爭一定會持續下去,直到勝利為止。
然後轉頭就通過外交部和英國取得了聯繫,表達了對石油禁運的擔心,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感還很高,新德里希望倫敦,能夠發揮自己對海灣國家的影響力,阻止石油禁運的發生。
「就說我們會盡力,不過不能保證會成功。」聽完迪克遜的匯報,艾倫威爾遜面帶笑容的回答,「不過這一次還真是令我刮目相看,美國人天天在越南就知道轟炸在轟炸,地面部隊根本沒有向北攻擊,完全是縮在南越被動應對。全指望空軍能成功麼?關鍵時刻還是需要陸軍解決根本問題。」
英美二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其實遠沒有自己宣傳的這麼管用,事實上德國就是硬頂著英美的戰略轟炸,將德國的工業水平推到了最高峰。
德國的軍事工業是什麼時候一落千丈呢,是一九四五年一月,當時蘇聯紅軍發起十次史達林突擊的後半段,從第七次突擊開始,已經收復了全部被德國占領土地,十次史達林突擊完畢的結果,是德國的羅馬尼亞石油被切斷,德國在波羅的海的軍事港口被占領,和挪威的鐵礦石航線癱瘓,東普魯士的工業基地已經處在戰火當中。
這才是造成德國軍事工業一落千丈的原因,而不是已經持續兩年多的戰略轟炸,空軍是不能在全面戰爭當中代替陸軍的,雖然制空權很重要。
「秘書長對印度刮目相看?這倒是很少見!」迪克遜很是驚訝,好像這是在談及印度問題的時候,他第一次聽見無上權威對印度誇獎。
「很少見,但是我說的是實話。能打大規模戰爭的國家不多,以後還會越來越少。」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道,「遲早你會明白的。」
其實應對大規模戰爭,蘇式武器的設計理念更加合適,美式武器不太適合,自從海灣戰爭之後,美式武器的戰爭成本越發高漲。越來越多使用美式武器的國家打不起仗了。別說是一般國家,五六百億軍費的英法,一個皇家海軍就剩六艘驅逐艦,一個空襲利比亞打光庫存,還要美國幫忙。
印度哪怕在二十一世紀,也能打出來幾十萬兵力規模的戰爭,在世界上已經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到,有聲有色的大國並不全是吹出來的,只要別和北方的鄰居比較,印度當然可以再一般國家面前驕傲的挺起胸膛。
很可惜,印度的兩個鄰居也都具備這種能力,巴基斯坦不過是規模小了一點,至於另外一個,也是一個擅長陸戰的國家。
雖然可能沒有當初的蘇聯這麼有壓迫感,但對於幾十年後的世界,一樣是不可戰勝的。
比起轟炸在轟炸越南,艾倫威爾遜還是喜歡這種互相豬突地面戰爭,看著就熱血沸騰。不像是斯拉夫兄弟內戰,一個據城死守,一個重炮犁地,這是什麼?一戰時期的西線戰壕戰就是這麼打。
印度的武器裝備當前仍然是以英制的百夫長和勝利坦克為主,其中勝利坦克並不多,只占英國十七個裝甲騎兵團當中的五分之一。
而巴基斯坦則已經完成了美式裝備的更迭,截止這次戰爭爆發,巴基斯坦陸軍已培養出一支強大的裝甲部隊,包括十五個裝備四十五輛坦克的裝甲騎兵團。
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有美制m47/48巴頓系列坦克。此外,他們還保留了兩百輛屬於二戰經典款的m4謝爾曼坦克和為其輔助的一百五十輛m24「霞飛」輕型坦克。
至於比例最低的m36坦克殲擊車,也是不可小覷的強力裝備。巴軍將以上武備集中編組為第一和第六裝甲師,期望能以重拳出擊之勢碾壓印度。
在產油國宣布集體要對印度進行石油禁運的消息傳到喀拉蚩,巴基斯坦軍方歡呼雀躍,對和平教兄弟的支持表達感謝,這也增加了巴基斯坦對這一次戰爭的信心,開始醞釀著大規模攻勢,巴基斯坦軍方將其命名為大滿貫行動。
喀拉蚩沉浸在一片優勢在我的氣氛當中,兩年前的戰爭證明了印度軍隊的戰鬥力也就那樣,這一次還有和平教兄弟國家對印度的禁運,可謂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想要在兩年後再次複製喜馬拉雅山的輝煌。
被美國訓練的巴基斯坦空軍承接了主要制空權任務,巴空軍司令努爾·汗下令出動三十二架f—86和八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