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a href="大明帝國日不落最新章節">
大明帝國日不落
準備量產的蒸汽機火車頭一年前確定了機型,現在已經在試驗場累計跑了超過一萬里。
經過實踐證明,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二十年長足發展,鋼鐵質量突飛猛進,軌道鋼的質量雖然還差強人意,但是完全可以滿足蒸汽機動力的火車頭拉動幾十節載重不超過二十五噸,時速不超過三十公里的鐵路需要。
有了鋼鐵質量的提升,又有質量已經合格的混凝土,理論上建造長江大橋都具備可能性。
但是考慮到風險和造價,現在暫時不挑戰這個世紀工程,火車過長江還是採取長江大橋出現前的辦法,通過擺渡船來解決。
混凝土沉井技術已經被「南明」工程師掌握並且廣泛使用在橋樑施工中,馬上他們會接受挑戰架起鐵路橋樑跨越黃河。
黃河孕育了漢文明,漢人對它又愛又恨。在古代,黃河基本上三十年就會有一次改道,因此才有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一句民間諺語。
這句諺語可知道出了多少辛酸?黃河改道一次會導致多少漢人流離失所,多少良田變成荒灘?
在大明皇朝,大運河乃是國家命脈所在,承擔著南北漕運的重任,而這個時代漕運船過黃河費時費力。
因為黃河水位高運河水位低,為縮小它們之間的水位差,不得已採取彎道法,故有「三灣頂一壩」之說。
因此靠近黃河的運河段與黃河之間就變成「之」字形彎道。
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徵集民夫開鑿引河,以人力、畜力牽挽,漕船才能出閘通過黃河。
而修通了「南北直隸」鐵路,原來需要一個月至一個半月時間才能夠到達的漫漫長路,火車皮運輸只需要兩天足以,這還不要過多在意老天爺的臉色。
因為鐵路運輸除非遇上極端天氣都可以暢通無阻,而水上漕運不確定性太多,上游漲水、河道冰凍、枯水期等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行程的例子多不勝數。
黃勝真的迷信要致富先修路,「南北直隸」鐵路會以股份制形式出現,在年底前就開始募集資金,這個大工程是自己成為大明皇帝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工程也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為了保質保量成功修建這條具備里程碑意義的鐵路,整個國家的技術力量都會全力以赴。
資金不用愁,股份制會完美解決這個大問題,畢竟「南明」、大明的銀子真的很多,隨著資本市場逐漸成熟,各路資金一定會爭著購買「大明鐵路」這支股票。
在兵荒馬亂剛剛過去之時,嗷嗷待哺的老百姓在能夠得到錢糧的情況一定不會對工作挑肥揀瘦,此時發動人海戰拿下這個大工程事半功倍。
以後會在上百萬勞動力中挑選肯干、機靈的人留下,給予高薪,把他們培養成為專業的修路工人、技術人才,這些工種應該在幾百年內都不會失業,天下何其大也,修橋鋪路永無止境啊!
消滅闖賊後會加大黃河的治理,科學調配水量沖刷河床,增加幹流的可通航里程,力爭不讓它經常改道給國家和老百姓帶來危害。
崇禎十七年的氣候面臨轉折點,小冰河時期快過去了,極端天氣逐漸減少,天氣開始轉暖。
有了「南明」政府不遺餘力投入大型水利工程,發動老百姓大生產,神州大地又會到處都是勃勃生機。
雖然還沒有產出,但是老百姓都已經得到了救濟,解決了生存問題的老百姓又得到了幫扶資金用於生產,人人對接下來的日子有了美好的憧憬。
&神」宣傳隊一直在不遺餘力宣傳南王的愛民舉措,深有感觸的北直隸老百姓也主動歌唱南王,人心向背一目了然,黃勝得天下當皇帝的時機成熟了。
在旅順口盤桓了半個月,黃勝終於來到了黃家灣島。
來港口接駕的大明和『南明』文武有上千人,小坤興當然要來迎接夫君,她也早早的來到港口等候,身邊多了兩個大太監王承恩和曹化淳。
崇禎當然不可能來港口迎接南王,他心如止水,知道應該是圖窮匕見的時刻接近了,他告誡妻兒,接下來不管有什麼變故,都不可以跟南王反目。
王承恩自告奮勇來港口迎接南王,他其實是想著能夠有機會叩求南王不要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