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非漢籍者,稅率將依據其所擁有之土地面積、商鋪工場等財富遞進增加。
這一手顯然是高務實要將在南疆實驗多年的歸化戶籍制在朝鮮推廣了。只不過,從他剛才這段描述來看,如果說南疆版是這項制度的豪華版、至尊版,那麼朝鮮這一版就只能算基礎版,甚至乞丐版了。
這倒不是高務實敝帚自珍,不肯把完整的歸化戶籍制那套辦法直接照搬到朝鮮來,而是他認為在朝鮮方面很難將此制度推行到南疆的那種程度。
非不願爾,實不能也。
南疆推行什麼制度,那是他高務實可以一言而決的,這一言而決的基礎是高達三十餘萬人的南疆六大警備軍和「千帆覆海」的南洋艦隊。
甚至,除此之外還有南疆諸國的僕從軍約二十萬,光是陸上大軍合計就有至少五十萬之多。而眾所周知的是,他除了在南疆的這些大軍之外,國內還有大量的武裝家丁。
雖然高務實從來沒有想過從國內調兵去南疆,但南疆各國可不知道這點,他們一貫以為這些在大明國內的武裝家丁也都是能隨便抽調的。當然,這種錯覺本身也是京華故意而為所導致。
簡單的說,高務實在南疆的一言九鼎,來自於絕對的實力,以及對這些實力的絕對控制——不要忘了,南疆各大警備軍自身都沒有財權、沒有後勤調度鏈、沒有人事自主權,所有這些相關權力都牢牢掌握在高務實的手中。
此外,南疆各級軍事主官還必須定期輪崗,這又進一步加強了權力的集中。
至於海軍方面就更不必說,南洋艦隊本身就已經號稱「千帆覆海」了,而實際上南洋艦隊的實力從來就不止於南洋艦隊本身,它還能號召大明南方許多海商的武裝商船「從征」。
真要打起仗來,這些海商手裡雖然沒有作為南洋艦隊作戰主力存在的那數型、數級純軍艦,可是單從總噸位和總火炮數量而言,他們的加入卻完全可以實現南洋艦隊短時間內作戰單位數量的翻番。
若非如此強大的實力擺在那兒,西葡帝國能那麼好說話,連馬六甲這樣的重要地緣政治要害都被迫拱手相讓嗎?當然,葡萄牙人將馬六甲拱手相讓還有個前提,就是西班牙海軍在馬尼拉海戰中大敗虧輸。
總之,高務實在南疆的強大實力,才是他一言九鼎、言出法隨的基礎,而在朝鮮,他可做不到這些。
通過援朝抗倭之戰,眼下的朝鮮當然也絕對尊重大明的國家實力,可他高務實又不能像掌握南疆那樣掌握大明,大明的強大不一定能支持他的制度迅勐推行。畢竟,大明的國家機器已經用了兩百年了,並不像南疆那樣運轉良好。
在南疆只要高務實一道命令就能立刻執行的事,在大明這邊可能光在朝廷層面扯皮就要花半年,地方上進行協調和準備再花半年,執行到一半遇到阻力沒準又要再次討論所以不管怎麼說,總之對於決策者而言,就必須要在事前便充分考慮到執行的難度。
看看這些年來高務實在南疆和在大明國內行事風格就知道差別了:他給南疆的政策有很多都是一步到位的,而在大明國內給出的政策卻往往被分割成好幾步,每次都先只提出一步,做完了這一步再給下一步計劃,整個計劃只能一步步的執行,絕不冒進。
都是高務實給出的政策,當然不存在他自己水平忽高忽低的可能。事實上這種差異就來自於兩邊的情況不同。南疆某種程度上是一張白紙好作畫,而大明則本就是一幅巨作,簡單的修修補補都要涉及方方面面,又哪裡敢大筆一揮肆意亂改?
饒是如此,王家屏聽了高務實的這個設想之後也嘆為觀止,稱其為連環計。
正如他方才所言,高務實這三步,實際上是分成官、學、民三套解決方案,看似各自負責自己這一攤,但其實三套解決方案之間是有關聯的,而目的更是無比明確,那就是爭取人心。
人心怎麼爭取?高務實這三套方案實際上說得非常清楚了:擺威懾,明前途,給利益。
當然,你們怕挨揍、奔前途、要利益,這自然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乖乖跟我。
王家屏誇了一句,高務實自然照例謙遜,卻不意王家屏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沉吟起來,看似在回憶什麼事。
高務實一直等他皺著的眉頭舒展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