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沙城之戰,或者說第二次沙城之戰爆發得十分突然。作為一個蒙古土默特人掌握的近明城池,這座城的最大作用從來不在軍事,而在於貿易。
沙城以南不過數十里便是大明的長城邊牆,邊牆之內是萬全右衛,屬於宣撫巡撫轄區、宣府總兵防區。不過沙城正南方並不被允許、也不方便入關,能入關的關口是沙城東南方向的張家口堡——沒錯,就是後世的張家口所在地,兩地相距約百里。
沙城以南最臨近邊牆的其實還有個叫做興和的地方,不過只是個毫無防備的市集,通常只作為入關前的最後一次歇腳來用,通常是方便去進行交易的蒙古人整理帶來的牛羊物資。
真正起到入關貿易中轉站作用的仍是沙城。正因如此,戰爭爆發之前的沙城聚集了不少物資,大多是土默特人打算用來和明人交易的馬匹、牛羊、非成品的皮革(鞣製工藝不過關)等物,甚至還有馬鞍、弓箭等。
當然,也少不了從張家口帶回來的大明產品,這就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了。北方的,南方的,各種產品從高端到低端幾乎都有,當然也少不了著名的貨物:鐵鍋。
戰前的沙城絲毫未曾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停駐在此的人們包括絕大多數的蒙古人和少數的漢人、回人都認為戰爭離土默特本部很遠,遠在近千里外的察哈爾,甚至有人在張家口聽說明軍已經開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去了。
按這個情況來看,土默特本部顯然是高枕無憂的,大家開開心心做生意比什麼都強。
警示出現在這天中午,一隊土默特人騎著馬飛奔而來,高呼敵襲。沙城名義上的守將——出身西哨的一位千夫長聞訊,立刻出了自己的大帳,把人叫過來問話。
這股土默特人的部落是在東北方向二百里外駐牧的,他們原本打算拉著交換來的貨物回去,誰知道沒走多遠便發現前方有大股騎兵——這裡有些問題,他們此時所謂的「大股」其實並不多,只有兩百多人,是察哈爾的哨騎。
不過這些土默特人之中有不少人也是被徵集起來打過仗的,一眼就看出那些哨騎不是土默特的,看樣子應該是察哈爾哨騎。根據經驗,一支兩百多人的哨騎意味著他們背後必有一支大軍,起碼也得是個萬人隊。這就壞了,意味著大股敵軍來犯。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土默特仍然承認察哈爾部的大汗就是全蒙古的大汗,然而現在的土默特本來就很扭曲,作為「土默特三萬戶」,他們是蒙古大汗的臣民;作為「大明金國」,他們又是大明的臣民。
但名義歸名義,土默特人又不是傻子,誰還不知道土默特現在更傾向於大明?沒看見大汗都已經隨著明軍的大同總兵一道,親征外喀爾喀部去了嗎?究竟誰是敵,誰是友,不言自明。
於是這批土默特人魂飛魄散地跑了回來,向沙城守將報告情況。其實吧,他們作為小部落一員本來也可以不回來,奈何他們此行分作兩批,他們這群人是打算先帶一部分貨物回去的,後續還有一半人留在沙城沒走。
這一來就沒辦法了,大家同宗同族,總不能招呼都不打一個便把自家人留下等死,只好冒險回來報信。當然,這話就不會說給守將聽了。
守將的名字很蒙古,甚至有些爛大街,他叫把都兒,母系甚至有點黃金家族支系的血統。可惜蒙古人的血系只論父系,否則他的地位或許還能再上一個台階。
這位把都兒聽說這些情況之後頓覺不妙,察哈爾人來了土默特,那一定不會只有一個萬人隊,因為人太少的話來土默特很可能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
既然不止一個萬人隊,那就代表察哈爾人是大舉進犯。出現這個局面,意味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明蒙聯軍對察哈爾的包圍網出了漏洞,二是察哈爾人吃了敗仗,無頭蒼蠅似地跑來了土默特。
他當然更希望面對的第二種可能性,然而他也清楚這恐怕只是奢望,因為根據剛才得到的消息來看,對方還在有條不紊地派出哨騎——被打得亂竄的敗軍不可能如此講究。
把都兒立刻行動起來,一邊下令關閉城門,調度兵力和守城物資,一邊親自帶人爬上塔樓查看情況。
說起來此時的沙城城防設施還算不錯,這多虧了當年明國的高太師在這裡守過城,很多城防都是他當時派人臨時搶修完成的。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