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2011年的9月20號,通過微信,方工發來了一些照片給陳大河,那是他即將舉行婚禮的場地。
陳大河看了看照片,很滿意,至少與他心中所想的那種感覺大差不差。
隨著時間的推移,韋小汪也是開始走向工作重心。
韋小汪的回歸讓陳大河與花君感覺壓力小了許多。一個人在團隊中重要不重要,或許只有在團隊缺少他的時候才能感覺出來。
看起來最清閒的高層,很多時候反而是他們最心累。因為他們要把所有的問題想在前面。
很多時候一些政策的制定既要考慮公司的實際利益,也要考慮員工的一些利益。畢竟所有的政策都需要員工去執行,再好的政策,在利益分配上弄得不對路,會滿盤皆輸。
在陳大河的高層團隊裡,這樣的一個鐵三角配合了這麼些年,哪怕就是看起來沒有陳大河與韋小汪那麼風光無限的花君,就真的弱了?
非也,花君的靠譜和執行嚴謹遠非陳大河與韋小汪可比。
外人只看到陳大河與韋小汪的意氣風發,卻總是難以見到花君在背後做的一些事情。當陳大河與韋小汪有些工作抽不開空的時候,花君頂替的時候,外人才會發現原來這花君也是處理事情起來毫不含糊。
所以有時候一個團隊裡面重要的人物不止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而已,舞台上的演員誠然很重要,但是舞台後面的幕後工作者一樣難能可貴,只是他們不容易被人知曉而已。
9月25號陳大河就載著韓江雪開始回陳家溝,雖然絕大多數東西都不需要這位新郎官親自動手。
但是為了婚禮進行的更好一些,他覺得還是需要提前回去再看一看,走一走,提前適應一下老家的一些節奏。
他雖然是陳家溝出去的娃子,但是一個人在外面待久了,就算不曾忘記過家鄉,但是似乎對家鄉也有些不適應了。
我們懷念過去的美好,那是因為我們記住的都是那些甜蜜的回憶,但過去真的全部都只是美好的麼?那些不快樂甚至難過的東西被忘記了而已。
陳家溝陳大河家的房子,在方工的要求下,也是在一些小細節上重新裝飾了一番,別說,只是稍微的調整一下,這整體的感覺就好了很多。至少看上去不會像之前那樣,都是慢慢的陳家溝小樹鎮的味道。
一路開車回來,陳大河發現而今的陳家溝似乎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從前,村裡的路只要一下雨,就會坑坑窪窪,泥濘不堪。但現在不一樣,現在的道路都換上了水泥道,雖然車道不寬,但是一輛車開過去綽綽有餘。
在陳家溝的主路邊上,一排排路燈,這路燈是陳大河當初捐款讓鄉親們修起來的。在路的中間部分,有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著功德碑三個字。主要刻上的都是修路鋪橋橋建祠堂,陳家溝那些除了出了本分內的錢,還有額外捐款的人名字。
陳大河的名字當然在榜首,如果沒有他捐那麼些巨款,這些東西估計至今在陳家溝也無法修建而成。
修橋鋪路政府倒是會出一筆錢,但是修建祠堂,這屬於宗族內的事情,政府是不會出一分的。
功德碑的修建,並不是陳大河與陳來旺要求的,而是陳家溝各房的代表提出必須修建的。
為的就是要陳家溝的後人知道做人不能忘本,在小樹鎮這種宗族家族觀念還是非常強的。也是以此來激勵陳家溝的一些後人,陳家溝也是出過大善人的。當然這都是一些傳統的觀念和古龍的觀念在作祟。
家族觀念和宗族觀念不能說就完全是糟粕,至少在以前的時代,可以很好的一致對外,在遇到一些大事的時候,凝聚力很強。隨著法律和文明的發展完善,那些宗族條例都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約束力了。
年輕人開始慢慢外出,對於這些東西都不再像以前一樣,把這些條例當做道德準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讓人更嚮往自由。
老人們守著這些東西,對年輕人偶爾總會抱怨幾句,總覺得他們跟這個小小的山村有些格格不入。但無可奈何,這是趨勢。
小樹鎮的主幹道上,四個輪的車子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像陳大河這麼有錢的人雖然鳳毛麟角,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陳家溝也好,小樹鎮也罷,隨著讀書的工作的孩子越來越多。